为何鼾声雷人凌晨还会常憋醒

36岁的欧先生是成都市一位成功的市场营销经理,白天要忙碌工作,到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美美地睡一觉本该是一种享受。但近十余年来,睡眠对他来说是一种恐惧,因为每天凌晨就有窒息感觉,将他从睡梦中惊醒。醒来后感觉双鼻完全堵塞,只能张口呼吸。白天到医院看病,检查鼻子都没问题,次数多了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真有病还是没病。家人和个别医生还怀疑他可能有心理障碍,这真让他痛苦不堪。
不久前,欧先生在妻子的劝说下到杭州京都医院耳鼻喉中心检查治疗,经诊断,欧先生双侧下鼻甲明显充血肿大,尤其是鼻腔的后段狭窄呈缝隙状。诊断明确后,杭州京都医院专家杭州京都医院专家主任有针对性地对下鼻甲进行低温等离子超微水融术。手术后睡眠憋醒现象完全缓解,困扰多年的睡眠恐惧症也就随之消失。
欧先生得的是什么一种鼻病?为什么症状白天轻,晚上反而重?对于这个问题,黄主任帮我们层层分析,将谜底逐一解开。
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鼻子不畅
首先,我们要对鼻腔的通气原理有基本的了解:鼻腔是一个空腔结构,有前后两个鼻孔,中间有一块板状的鼻中隔将左右两个鼻腔分开,前后两个鼻孔之间不是一个光滑的管性结构,而是在鼻腔的外侧壁有多个称为鼻甲的突起结构使鼻腔成为不规则的腔隙,这些结构共同作用,对通过鼻腔的空气构成一定的阻力。正常情况下这一阻力有利于胸廓的呼吸运动和肺部的气体交换,而且这一阻力不会给我们带来不适感(即鼻堵塞)。只有当这些结构发生异常改变(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腔新生物等),鼻通气的阻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鼻堵塞症状。
鼻腔内的结构除鼻甲可以增大和缩小外,其他结构是基本恒定不变的,因而引起鼻腔阻力变化的根源是鼻腔外侧壁的鼻甲,其中下鼻甲对鼻阻力的变化起到主导作用。那么下鼻甲是如何起到鼻腔通气“阀门”的作用呢?
黄主任分析说,究其原因是因为下鼻甲内有一种特殊血管结构——“海绵状血窦”,“海绵状血窦”的伸缩受植物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调控。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海绵状血窦”扩张,使血液流注血窦内,这时下鼻甲变大;当交感神经兴奋时,“海绵状血窦”收缩将血窦内的血液“挤出”,这时下鼻甲变小。
正常情况下,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海绵状血窦”的调控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使下鼻甲保持适度大小,即维持一定的鼻通气阻力,又不至于阻力过大使人感觉到鼻堵塞症状。当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海绵状血窦”的调控平衡被打破、副交感神经兴奋占主导地位时,相应的症状就出现了:海绵状血窦扩张、下鼻甲肿大、鼻通气阻力增加、鼻堵塞。这是“植物神经性鼻炎”的一种类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欧先生的烦恼是因为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引起下鼻甲过度肿大,鼻通气阻力急剧增大甚至完全不能通气,最终导致其对睡眠的影响。
为什么打鼾的症状主要出在夜间?
为什么像欧先生这类病人的鼻塞症状主要在夜间出现呢?黄主任说,这是因为白天他们基本处于活动状态,学习、工作、娱乐、思考等,这些行为都需要交感神经兴奋来维持,副交感神经被抑制,只有当安静休息,尤其是深睡眠状态在时,交感神经兴奋回落,副交感神经兴奋的主导作用体现出来,下鼻甲肿大、鼻堵塞、甚至睡眠憋醒等症状才会出现。正因为这一原因,白天看病时往往发现不了问题,直接导致诊断困难和反复就医。
如何使这一疾病得到及时的诊治呢?首先要了解这一疾病的特点:1.安静休息、睡眠时鼻堵塞症状出现和加重,兴奋状态鼻堵塞症状迅速缓解。2.就诊检查时鼻腔通畅度与自觉通气度相一致。3.无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过敏症状,无流脓涕等鼻窦炎症状,排除鼻部其他疾病存在。4.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对鼻部的影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功能不全等。
最重要的是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协作和努力,在排除其他疾病因素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活动和安静或睡眠状态下的鼻内镜检查,并比较两种状态下下鼻甲的差别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由于鼾症本身的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杭州京都医院耳鼻喉中心针对不同的原因引起的鼾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如果是由于鼻咽腔相关疾病引起的鼾症,可以“对症下药”治疗相关疾病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是由于鼻窦、鼻腔异常结构,肥胖导致鼻咽腔肥厚狭窄导致的鼾症,我院采用“美国第六代低温等离子超微水融术”,是在鼻内窥镜下,运用等离子低温消融系统,瞬间对引起鼾症(打呼噜)的增生组织进行消融,可保持局部黏膜组织结构的安全性,并能有效减轻术后水肿与疼痛,从而治疗打鼾,它是目前治疗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权威专家 在线答疑 点击咨询预约——————
- 上一篇:为什么会打鼾
- 下一篇:每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打鼾原因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