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的相关知识

经调查发现,现在外耳道炎的患者越来越多,但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外耳道炎。外耳道炎指外耳道灼热、疼痛、耳闻感,重者伴全身发热、不适感,耳周淋巴结肿大。检查可见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重者外耳道狭窄,皮肤溃烂。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不适和痒感,并有少量分泌物。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外耳道炎的相关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耳道炎的相关症状
外耳道疖时耳痛剧烈,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击至同侧头部。多感全身不适,体温或可微升。当肿胀严重堵塞外耳道时,可有耳鸣及听力减退。检查有耳廓牵引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红肿成熟破溃后,外耳道内积脓流出耳外,此时耳痛减轻。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应注意与急性乳突炎鉴别。急性乳突炎者多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发热较明显,无耳廓牵拉痛,而有乳突部压痛;有鼓膜穿孔或鼓膜明显充血,脓液较多;X线乳突摄片示乳突气房混浊或有骨质破坏。
弥漫性外耳道炎急性者表现为耳痛,可流出分泌物。检查亦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耳周淋巴结肿痛。慢性者耳发痒,少量渗出物。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
做好疾病预防是关键
1、未病时就注意卫生,尤其是儿童。凡有化脓性中耳炎耳疖肿、婴儿湿疹者,更应格外注意局部的干净与干燥保持耳及其周围清洁,并要注意不要乱掏耳朵。
2、既病之后,切忌水洗。如其污秽或痂皮堆积可先用植物油涂擦,待其疏松之后,再用纱布或消毒过的软纸轻轻擦净实在必须洗涤者,用苦参汤。按时更换外用药,按时进服内服药。
3、痒时忌搔抓,必要时泡些食盐水,滴在痒处其浓度以能达到止痒为标准。如是小儿要防止他乱抓搔擦。
4、患病期间,忌酒类、辛辣食品(如大葱大蒜、韭菜、辣椒胡椒、芥菜、雪里红姜、咖喱)、腥物淡水产品、海鲜。
5、洗澡、理发、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内,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患病之后禁止游泳。忌一切海味鲜发物、榨菜、芥菜雪里红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