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用药治 反招药物性鼻炎

调查表明,现代人对于药物性鼻炎的知识是相当匮乏,患有鼻炎很少有人会及时上专业耳鼻喉医院就诊,一般都是自行买药治疗,这样就很容易走进鼻炎用药误区。那么,鼻炎用药误区常见的有哪些?
误区一:鼻塞时过量、过频使用药物会引发药物性鼻炎
许多市民在遇到鼻塞状况,便会去医药店买药水来滴鼻,刚开始效果一直不错,以后疗效愈来愈差,甚至鼻塞更为严重,鼻涕也流得更多,此时病人往往以增加药量与次数来维持原来的效果,可鼻塞反而长期不愈。这主要是因为药较强的收缩血管作用。应用后,确能使鼻黏膜血管收缩,从而缩小鼻甲,改善鼻子通气。但是如果用药过量,血管收缩过度,持续时间过久,就会出现“反跳充血”现象,使鼻甲更为肿胀,鼻子通气更差。时间一长,血管对药物的敏感性就逐步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和对药物的依赖性。
长期使用药物治疗鼻炎,容易引起鼻黏膜的病理改变,并影响到鼻内纤毛和植物神经的正常活动,可继发肥厚性鼻炎或萎缩性鼻炎。如果长期、连续、过量用药,还会产生蓄积作用,以致诱发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误区二:滥用抗生素,达不到治疗最佳效果
很多人认为鼻炎就是炎症,于是便滥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实际上抗生素主要应该用于发生细菌感染时,而鼻炎的发病因素中,细菌感染只占很小的部分,抗生素使用过量还可能引起霉菌性鼻窦炎。长期使用会促使细菌突变,产生对此种抗生素的抵抗力,称之为“抗药性”,一但细菌产生了抗药性,那此种抗生素将不在对患者起到治疗作用,是的整个治疗过程前功尽弃。
误区三:是药三分毒西药、中药毒都一样
在一篇医学文章中提到:“一种较为普遍的观念认为,西药是化学制品有副作用,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比较平和,没有副作用。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据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对1993-1999年5900份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表明,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中,抗生素占首位(48.2%),中药以13.4%的比例占第二位。”从这篇的报导中我们可以看出,西药的毒副作用已被广大患者知晓,但中药其实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只是不如西药那么明显与激烈罢了。因此,大家在选择药物时,应当谨慎一些,尽量避免用药过量。
——————权威专家 在线答疑 点击咨询预约——————
- 上一篇:[都市快报]中外著名耳鼻喉专家齐聚杭州京都医院
- 下一篇:药物性耳鸣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