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京都医院专家谈耳聋的防治

聋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多发性疾病。美国曾报道其普查结果,表明耳聋病人占总人口的10%。我国在1987年进行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听力语言残疾人为1 776 万人。这主要为明显的聋哑人,对于轻、中度的耳聋病人还未统计在内。为此,耳聋将始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对于耳聋的防治和康复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社会的关注。
近日,笔者采访了杭州京都医院耳鼻喉科专家。
首先,专家提到了耳聋的分类:
耳聋分类:按时间分先天性和后天性.按病变性质分器质性和功能性,其中器质性耳聋包括传导性,感间神经性,混合性聋。传导性聋包括各种中耳疾病和耳硬化症。
具体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又分遗传性耳聋和非遗传性耳聋;中毒性耳聋;感染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爆震性耳聋及噪声性声损伤;内耳免疫与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全身及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慢性疾病引起的耳聋;特发性突聋;外淋巴瘘;蜗后性聋;诈聋(伪聋)和精神性聋。
耳毒药物中毒症状:
任何给药途径,经口服、肌内注射、静脉输入,局部创面清洗,体腔或椎管注射、中耳滴剂等,均可门生毒害作用,孕妇可经胎盘使胎儿耳蜗中毒。
1、耳鸣:耳蜗症状中耳鸣最先发生,多为双侧性,呈高频顽固性耳鸣,或持续嘈杂声,亦可有颅足鸣,给药后耳鸣仍可发展。
2、耳聋:产生于耳鸣之后。可再用药期间出现,停药后仍可发展。有些患者可在用后数月至半年后才出现耳聋。耳聋为以侧笥,并多为永久笥。幼儿如发生耳聋,可成为聋哑。
3、眩晕:为前庭功能紊乱症状。可发生于用药当日或次日,常伴有恶心、呕吐、不能起床等平衡失调症状,但大多为用药2周后缓慢出现不稳或步态蹒跚。前庭症状持续数周月不等,一般常为暂时性,可借平衡功能代偿面消失。
耳毒药物中毒预防和治疗
对于耳毒药物中毒预防,专家说,要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尽量少用中毒性药物。使用最低有效量,并尽可能短期应用;各种新型抗生素应进行耳毒性检测 ,对疗效不确,弊多利少的药物应淘汰;详问病史;计划用药;中毒早期症状:用药期间如出现高音调节器耳鸣、耳胀、耳聋、眩晕、恶心等现象,就及时停药;避免联合或连续应用多种耳毒性药物:保护内耳;注意给药方法;禁止给妊娠期妇女,6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使用;药物的血清浓度测定:通过测定,以便调整用药到最小剂量,有效治疗浓度,最低耳中毒剂量。
在治疗方面,专家提到了,鸟类听毛细胞具有再生能力,而哺乳类动物,听毛细胞一旦受损将不能再生,由于缺少特异拮抗剂,所以预防远重于治疗,目前主要治疗措施有:
1、神经营养剂,VB1、VB2、ATP、VC等。
2、血管扩张剂可改善内耳微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耳毒药物出体外,如尼莫地平、西比宁等。
3、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有助于消除药物。
4、传统传统。
5、高压氧治疗。
6、对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仍有残余听力者,应选配助听器,对双耳听阈大于90dB,经使用助听器无效者,可考虑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并进行听觉音语康复治疗。
——————权威专家 在线答疑 点击咨询预约——————
- 上一篇:杭州京都医院专家谈中耳炎
- 下一篇:左耳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一例